
北语新闻网7月7日电(通讯员 刘现强)6月30日下午,北京语言大学哈萨克斯坦分校首届汉语预科班结业仪式在阿斯塔纳国际大学报告厅隆重举行。阿斯塔纳国际大学校长伊尔萨里耶夫·谢里克、副校长凯拉特·阿卜杜拉赫曼诺夫,哈萨克斯坦分校哈方院长萨乌列、中方院长刘现强,以及全体师生和部分家长代表共同出席并见证了这一重要时刻。

北京语言大学校长段鹏教授通过视频致辞。他首先向首届预科班的同学们致以热烈的祝贺,并着重强调了此次结业典礼的特殊历史意义。他指出,同学们的结业正值一个重要的历史时刻——十天前,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在阿斯塔纳独立宫隆重举行。六国元首在峰会上弘扬“互尊、互信、互利、互助,以高质量发展推进共同现代化”为核心的“中国—中亚精神”,并正式将2025至2026年确定为“中国—中亚合作高质量发展年”。段鹏校长表示,这一重大举措不仅为北京语言大学哈萨克斯坦分校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国家层面制度保障,更凸显了同学们所掌握的汉语能力的重要性。这种能力已成为连接贸易畅通、产业投资、互联互通、绿色矿产、农业现代化、人员往来等六大优先合作方向的关键纽带,具有极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段鹏校长回顾了学生们过去一年的学习历程,高度肯定他们在汉语“听、说、读、写”各方面所取得的显著进步,成功跨越语言障碍,掌握了“开启中华文明宝库的金钥匙”。他特别强调,首届学生作为分校历史的开创者和中哈语言文化交流的先行者,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对各项活动的积极参与,为分校成功融入当地教育生态、搭建起坚实的沟通之桥做出了重要贡献。
展望未来,段鹏校长对同学们寄予了殷切期望。他指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心灵的桥梁,更是合作的基石。”他勉励同学们,无论选择继续在分校攻读本科、赴华留学,还是在哈萨克斯坦其他高校深造,都要将预科阶段所打下的坚实语言基础、所领略到的文化魅力以及所结下的深厚情谊,转化为人生旅程中的宝贵财富。
段鹏校长期望全体同学“继续精进语言能力,深入理解文化内涵,积极投身实践锻炼,努力成为中哈友谊的传承者、务实合作的推动者、共同发展的贡献者”。他希望同学们的梦想如同播撒在中亚大地上的种子,在语言的滋养与友谊的浇灌下,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最终绽放出绚丽的时代之花。

在结业仪式上,阿斯塔纳国际大学校长伊尔萨里耶夫·谢里克发表讲话,向顺利结业的学生表示衷心祝贺,同时对分校全体教职员工的辛勤付出以及学生家长们的支持与理解表达了诚挚的感谢。此外,他还对分校的未来发展提出了新的期望与展望。
哈萨克斯坦分校的哈方院长萨乌列介绍了首届学生的结业情况,并阐述了分校后续的本科招生计划。她鼓励学生们继续在分校深造,并公布了前往北京语言大学海南分校参加夏令营的相关安排。学生代表也发表了感言,分享了他们的学习经历和感悟。

仪式中还穿插了精彩的中哈文艺表演,展现了两国文化的独特魅力。最后,阿斯塔纳国际大学副校长凯拉特·阿卜杜拉赫曼诺夫宣读了结业学生名单,并为他们颁发了结业证书。北京语言大学外派教师魏新红为优秀志愿者学生颁发了荣誉证书,以表彰他们在学习和实践中的出色表现。

结业典礼在热烈的氛围中圆满结束,这标志着北京语言大学哈萨克斯坦分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仪式结束后,师生与家长们共同合影留念,记录下这一难忘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