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国际中文教育标准指导下的中亚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研讨会在我校哈萨克斯坦分校成功举办
发布日期:2025-04-21   发布部门:   浏览次数:

北语新闻网4月21日电通讯员 刘现强 刘一萱 摄影 中新社 单璐4月20日,16个国际中文日之际,由中国驻哈萨克斯坦大使馆主办、北京语言大学哈萨克斯坦分校承办的国际中文教育标准指导下的中亚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研讨会哈萨克斯坦分校举行。中国驻哈大使韩春霖、阿斯塔纳国际大学校长伊尔萨利耶夫·谢里克、哈萨克斯坦著名汉学家哈菲佐娃教授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北京语言大学校长段鹏通过视频致辞。北京语言大学哈萨克斯坦分校哈方院长萨乌列主持开幕式,中方院长刘现强全程主持研讨会并作闭幕发言。

韩春霖大使以哈萨克谚语“语言是心灵的马蹄”为引,结合汉字“仁”、“道”的哲学意蕴、中国航天“天问”工程、文化IP“黑悟空”、“哪吒”等案例,阐释中文承载的文明智慧与中国对世界的文化贡献。他强调,中哈永久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深化为中文教育带来历史性机遇,中方愿与哈各界共筑中文教育合作平台,助力两国关系迈向“黄金三十年”。

段鹏校长在致辞中指出,北京语言大学哈萨克斯坦分校作为中哈人文交流的教育明珠,自成立以来在两国使馆、阿斯塔纳国际大学及各界支持下,持续深化教学建设与区域合作。他强调,本次研讨会聚焦教师能力提升,既是践行分校使命的务实举措,更为构建中亚中文教育长效发展机制提供方法论支撑,期待其成为区域教育合作的里程碑。

阿斯塔纳国际大学校长谢里克赞誉研讨会“恰逢其时”,称其既契合国际中文日弘扬语言文明价值的宗旨,亦通过搭建教师专业社群推动教学创新与人才流动。他期待以语言文化为纽带,深化哈中教育机构协作,共建跨文明理解的人文共同体。哈萨克斯坦著名汉学家哈菲佐娃教授从学术视角解析中文独特性,强调汉字表意系统、声调韵律的文化价值,并指出:中文学习是探索本民族历史与欧亚文明交融的钥匙。

研讨会期间,北京语言大学国际中文学院党委书记梁彦民、信息科学学院教授徐娟作主旨报告,哈萨克斯坦分校教师魏新红、张俊萍分享专题研究成果。来自北京语言大学、欧亚大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等机构的专家,与哈、乌、塔等中亚国家及中国近百名师生通过线上线下联动,围绕国际中文教育标准实施、汉字教学法优化、Deepseek技术教学应用及初级文化教材创新等议题展开研讨。与会者高度评价活动成效,认为会议系统性提升了区域教师对“精讲多练”“讲练结合”等核心理念的认知,并为“百年变局”下哈国中文教育发展路径提供多元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