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教师交流

交流心得

返回当前首页
俄罗斯国立普希金俄语学院
发布日期:2021-05-19   作者:   浏览次数:


201711680017 刘东晴

在北语俄语系学习两年之后,我迎来了短暂的交流学习生活。这次交流虽然时间只有十个月(其中还有6个月在北京上网课)但是带给我的收获却是空前的。

首先简单的说一下我自己的学习情况,因为对俄语一直不上道,所以两年在北语的学习情况并不是太好。加上因为自己学习不好没有自信,不断的负反馈让我不敢开口说,没有得到足够的锻炼机会,也就没有足够的改正错误的机会。

刚刚到达莫斯科的时候,我觉得我的生活难度直接飙升。本来离开父母独自生活对我来说就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加上语言不通,我在刚刚到达莫斯科的两个星期可以说是非常焦虑的。一开始仅仅是办理入住和交学费住宿费的问题就让我感到非常头疼,但是所有的一切都在正式开始上课后的一个月内走上了正轨。接下来我要简单的说说我在这几个月内的主要收获。

(普院的教学楼)

1. 语言的学习目的绝对不止于单词和语法,而是交流和表达

在课表安排上每周最多的那节课叫做实践俄语,按照我的理解这节课应该对应在国内的基础俄语课上。我以为这节课应该是像在国内一样,注重于讲课文背单词。然而在开课的第一天,老师就跟我们说,这节课最重要的在于要锻炼我们的口语能力。在口语表达和交流的过程中,我们弱化了很多单词和语法的问题,主要把精力放在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上。其实这节课的课本内容并没有很难,我认为难点主要在于根据课本的主题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在这节课上,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次让我印象非常深刻的作业,就是到街上随机采访几个陌生人,问问他们关于莫斯科的看法。首先我们准备了几个问题,老师帮我们把问题修改的更加精炼,然后是我们通过一周的时间走出校园去采访别人。其实我认为在俄罗斯的国家文化背景下,俄罗斯人对于外国学生格外的有耐心且非常包容。如果他们没有听明白我们想要表达的问题,他们一定会表现出友好亲切的样子鼓励我们再说一遍,并且愿意帮助我们改正语法错误。我觉得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对于我们外语学习者真是非常友好了。我在这词作业中采访了三个人,有带着孩子玩耍的年轻妈妈也有在披萨店打工的姐姐。无论是谁都非常愿意配合我完成作业,并且在完成作业之余还愿意多给我讲一些关于莫斯科的事情。我可以非常确定的说,我在这次采访中一定犯了很多很多的语法错误,但是交流和表达却完整的进行了下去,这让我再一次感觉到,原来在实际交流中语法和单词的问题真的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2. 在语言学习中,对方国家的文化输入和我们国家的文化输出同样的重要

从大二开始,我们就学习过俄罗斯的地理历史,从初中开始我们就解除了很多著名的俄罗斯作家。可以说从小到大,关于俄罗斯文化的事情我们了解学习的并不少。在普院的学习课程中我们也分别开设了国情、文学、文化史这样的课程,可以说我们从各种不同的角度都能够了解这个国家的文化国庆,在我们的脑海中构建一个更加立体的俄罗斯。但是除此之外,在普院的学习中,我们也有机会向别人讲述我们自己的国家文化,通过短短的几次presentation我向老师和同学们介绍了我的家乡,我的大学以及一些我们国家特有的习俗和传统。在我的讲解中,我不但学到了如何表达出一些特有的文化内容,更明白了在和外国人交流的时候,如何能更方便她们理解。

(第一次和外国同学一起上文化史,感觉外国同学的口语都很强)

3. 犯错误只是告诉我们哪里还可以进步

或许是我自己比较胆小,加上俄语水平有限又害怕犯错,所以在一开始我并不敢主动举手回答问题。在每次回答问题时,老师首先都会认认真真听我想表达的内容,我表达出来的内容往往都是漏洞百出全是错,老师们没有任何一次表达出不耐烦的感觉,他们都会一点一点的帮我把错误改正,然后把我的回答完整正确的重复一遍,再让我学着他们的样子改正一遍。我发现这个办法对于我来说真的特别管用,几次重复之后我就不会再犯类似的错误。一开始我还觉得就我一个人犯这样的错我很让人尴尬,但是后来我才发现无论是老师还是同学对我犯错都非常包容,也非常有耐心。所以说犯错根本不可怕也不应该觉得尴尬,重要的是在犯错之后一定要学到学什么。

4. 知识的来源远远不至于书本

在海外学习语言,真的是给我们创造了一个完美的语言环境,我们除了可以接触到纯外语编制的教科书,还能接触到外国的传媒、展览,甚至在超市和学校食堂都能学到不少东西。我在学校食堂里有一个相熟的阿姨,她特别健谈,也非常有耐心,在人很少的时候去食堂我们每次都愿意多聊上几句。她会问我要去哪里玩,建议走什么路线,也会告诉我食堂里每样菜每种饮料叫什么。在超市购物的时候更是这样,货架上摆满了各种商品,如果愿意的话可以把超市当作日用商品词典。所以说在海外学习的时候一定要珍惜自己所处的环境,多去看多去见识。

(走着走着停下来看看路牌也能学点东西)

5. 一切进步的开始在于克服自己

我觉得或许只有我存在这方面的问题,在和陌生人交流的时候比较胆小,在大家面前发言的时候又特别害怕出错,但是时间久了之后才发现原来大家对于自己是这么有耐心这么包容。总结来看这短短十个月的学习生活,一切进步的开始都是先要克服掉自己的恐惧和尴尬,然后学得勇敢一点,多去问多去学,这才能给自己带来真正的进步,

(非常著名的特列季亚科夫画廊,可惜只去过一次)

现在我升入大四,不能说我现在俄语水平有多好,至少从我自己的感觉来说我进步还挺明显的,唯一的遗憾就是在莫斯科呆的时间不长,回国国年之后因为疫情滞留在国内。很多地方我都没有仔细的去看去感受,但是我看过感受过的一定能永远的存在我的记忆中。





留学心得

在我的高中时代,我从未想过自己会有朝一日踏在俄罗斯的土地上。即使是俄罗斯的首都莫斯科,对我来说也仅仅是一个地名而已。可谁曾想,三年之后的大三,我来到了莫斯科这个我以为我一辈子都不会来的城市。

初到莫斯科的时候,我感觉这是个跟北京很像的城市,一样的国际化,一样的经济政治中心,街上的行人也是一样的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曾经有那么一瞬间,我感觉我并没出国。

我之前以为国内的学习已经足够繁重,功课足够复杂,可当我真正到了俄罗斯,跟俄罗斯人学习俄语时,我意识到我太天真了。以我大一、大二两年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学出来的三脚猫俄语,在国外真的难以立足。在国内的时候,你俄语说不好,对你的生活并不会有太大的影响;但在俄罗斯,你俄语说不好,是很难很难跟外国人沟通的。

粗俗点来说,就算是为了吃饭,你也得把俄语学好啊。

刚开始学习的时候,我有一种时空错乱的感觉。大体体现在好像昨天还在家里床上躺着休息,今天就在莫斯科的学校开始上课了。我的第一个班级里大部分是其它国家的学生,因为我们来得早,学校还没有给我们分配好任课老师,因此先跟国际学生一起学习。这是我感到非常有压力的一个时期,因为此时上课如果听不懂、不明白,那就只能用英语询问周围的其它国家学生,再用英语理解俄语,难度可想而知。

所幸后来分班之后班上都是中国同学,但我又迎来了新的挑战:硬实力不足。

就我后来的了解,跟我同班的大部分同学,都是公派学生,并且拿到了保研名额。然而我只是一个在国内班上成绩都倒数的学生,说句实话,我也不知道为何把我分到这个班来。这个班的课程难度的确超过了我的水平,但是,不试试怎么知道呢?我选择了留下,我不仅要留下,我还想变得更强。

于是乎,艰苦的学习生活就开始了,想来是班主任看出了我的真实水平,先后两次询问我是否需要换班。我都拒绝了,因为我不相信我的实力仅此而已。班主任无奈的笑了一下,也就把我留下了。

终于,在学期结束时,我的学习还是卓有成效的,拿了一个还算让人满意的成绩,也得到了班主任的肯定。这让我感到,我来俄罗斯这一趟没白来。

之后是一个非常短暂的寒假,我利用短短几天的假期,和朋友一起去摩尔曼斯克【俄罗斯北边的一个旅游城市】旅行了几天。也就是这次旅行,才让我意识到我的随机应变能力其实很强。因为坐的是俄罗斯国内航班,又是一家小的航空公司,所以没有任何中文提示,工作人员也是没有会汉语的。但我们也就是靠着并不地道的口语,一路披荆斩棘,顺利坐上了航班。

后来倒也没遇上什么困难,我体会到的大多是俄罗斯人民的善意。因为当我们在摩尔曼斯克的时候,疫情已经爆发了,但房东、司机并没有因为我们是中国人就为难我们。

回到学校之后,我遭受了有生以来第一次种族歧视——我所在学校的区别性体温测量。具体表现在学校只针对中国人进行每日体温检测,而对一直处于同一屋檐下的其它国家人放任不管。随后看到的一系列有关排挤华人的新闻,更是让人寒心。而此时,俄罗斯的确诊病例还只有两个。

二月份的时候,我逐渐察觉到一些端倪,对俄罗斯的疫情有了不乐观的看法,于是我提前采购了一批防御物资。事实证明,我是对的。俄罗斯疫情出现了大爆发,三月底开始,全国实行居家隔离。

居家隔离开始后,我们学校的教学改为网课教学。出国之后还上网课,对留学生来说可以说是很残忍的事情。但对我来说,远程教学的帮助在某种程度上也并不逊色于线下教学。因为隔着屏幕,每个人都希望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所以会想尽一切办法把自己的话说清楚,说明白。

这并不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但是由于网课的特性,我可以有充足的时间对自己想表达的观点进行准备。我很高兴我能在课上给俄罗斯老师解释明白什么叫“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子非鱼,焉知鱼之乐?”.....诸如此类的文言文。但我意识到,他们之所以能够理解这样的表达,应该是在俄罗斯文化中,存在类似的道理。这也更加坚定了我想要继续在俄语的道路上走下去的信念,因为我觉得,也许我可以向俄罗斯人传达更多中国的智慧,以找到双方的更多共同语言。

半年的网课生活,减少了很多我在俄罗斯的留学体验。换做谁都不想半年待在寝室里盯着屏幕,或者看着窗外。时刻面对着病毒的威胁、异样的目光,能让人身心受到极大的摧残。我从莫斯科回来后,身体一直抱恙,大概是隔离时间太长,营养失衡导致的,这可能需要不短的时间缓过来。但正如阿瑟·柯南道尔所写的《夏洛克·福尔摩斯》中大侦探福尔摩斯所说的那样:“你失去了报酬,但你得到了经验。”。也许我失去了不少东西,但我在这段时间内学到的知识、得到的各种经验,都是货真价实,无法替代的。一帆风顺的生活反倒不会被人铭记。也许你在康庄大道上走可以走得更舒服、更远,但只有在泥泞的道路上,你才能留下脚印。

以上就是我对留俄十个月学习生活的一个简略总结。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有计划在学业上取得更高的成就,希望能继续按照当前的道路走下去。我也更加明确了将来的走向,我会在俄语这条路上越走越远。

卿铭佑




17白昕惠

从俄罗斯的国立普希金俄语学院回国已经有很长的一段时间了,然而我有时候还是忍不住回想起在普希金俄语学院中度过的那段难忘的留学生活。每当想起大三时期在俄罗斯的首都莫斯科度过的那一段时光,都忍不住为自己能够在北语读书、选择学习一门小语种而感到庆幸——在大学本科学习生活的四年中,我能够得到一个出国交流、见识更广阔的世界的机会,多亏了学校为我搭建了一个国际化的、开放的、包容的平台;而我选择的小语种专业,更是为开阔我的视野提供了一个坚实的台阶。让我即使身处陌生的国度也依然不会过于地紧张和忙乱。

俄罗斯国立普希金俄语学院,正如它的名字一样,是一所与语言和文学相关的专业性院校。自从20199月份飞机降落在了莫斯科,我们就像小鱼被扔进了陌生的水域,周边人的交流声音传入耳中,都是以前只有在课堂上学习、练口语对话时才会听到的俄语,而现在俄语从使用频率较低的工具摇身一变变成了日常生活交流、学习必备的工具。多亏了在大学的前两年在北京语言大学中跟随老师们的学习为我的俄语阅读、俄语语法和俄语口语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虽然对于我们来说,莫斯科是个异国他乡,普希金俄语学院的住宿环境也和之前已经习惯了的大不相同,但实际上并没有想象中的那种不适应。

由于我们几人到达得比较早,9月初的时候普希金俄语学院中还没有迎来中国留学生的“大潮”,当时的我们就靠着前两年在北语中学到的知识与普希金学院中的教务老师、学院主任还有办理护照签证的负责人用俄语交流,手中捧着电子词典随时预备着查询不熟悉的单词。那段时间虽然是处在适应阶段,但不得不说,在适应阶段的我也是成长最迅速的时候。当自己亲自跑上跑下地将普希金俄语学院的学生证办理下来时,当我用我的专业——俄语与俄罗斯的办公人员交流后拿到延签的护照时,心中都有一种成就感和自豪。我想那可能是我在大学期间最开心的时刻,那也是最珍贵的收获——第一次将自己的所学切实应用在了生活中,这种将自己所学专业应用到实践中的感觉实在很幸福。

之所以说出外交流留学能够开拓人的视野、增长人的见识,是因为从俄罗斯的天气、学习课程以及饮食等,都是与我曾习惯的国内的氛围不同的。我们在国外踩下的每一个脚印、说出的每一句话,都是一场文化的交流、一场相异生活方式的碰撞,还有各种优秀思想的融合。

虽然我们在北京尚且处于夏末秋初的9月时节离开,但由于俄罗斯的地理位置原因,9月中旬时身在莫斯科的我们就已经需要穿上大衣来保暖了。每一次站在衣柜前思考面对室外陌生的天气应该穿什么时,都像是剥下了熟悉的外壳,让自己穿上合适的大衣以便更适应陌生的环境。

不过寒冷的天气并不能阻止我们探索异国他乡的步伐。我们走在秋意浓厚的莫斯科街道上,向着曾经只在俄语课本上、老师的口中看到过、听说过的名胜古迹和文化瑰宝进发。

正所谓“百闻不如一见”,当我们走在红场上,用学过的单词名称叫出那一栋栋建筑的名字时,那些浮在书本上的单词好像才被赋予了活力,也更深刻地停留在了我们的脑海里。除了红场,我们还去了最常出现在教科书里的俄罗斯国立特列季亚科夫画廊。那里收藏着非常众多的名画名作,漫步在那里,感觉隔几步就会看到一幅自己眼熟的名作。之前学习的时候看着书上打印的图片,能够感觉到很美,但是还是不如自己亲身看到来得震撼且印象深刻。油画浓烈的色彩在我面前绽放出鲜艳的美,从此后脑海中书上的打印版将被这更真实的美丽彻底代替。

在普希金俄语学院学习也是收获满满的,这里就像北语一样,也开设有专门针对外国留学生的院系、老师和课程大纲。我们在普希金俄语学院的学习课程有很多,主要是学习俄语的语法和词汇知识、俄罗斯文化和文化史、俄罗斯国情,以及实践俄语和商务俄语这些提高俄语实际应用能力的课程。可以说,在普希金学院接受到的俄语教学是囊括了方方面面的,无论是偏向口语的交流,还是书面上的文学艺术色彩,我们都在课堂上吸收了许许多多专业的知识,也得到了更多的锻炼交流的机会。现在回想起在普希金俄语学院度过的学习时光,可谓是充实而颇有收获的。

普希金学院负责为我们上课的老师也是专门教外国学生的老师,对待知识和课堂都很认真,每当我们提出俄语或对俄罗斯文化方面有不解的疑惑时,他们就会想方设法地用最能让我们留学生听明白的话来解释。日常的课堂也是风趣幽默的。从多位老师的课堂中常常能更加了解到俄罗斯的社会习惯和当今文化。他们会为我们讲解一些词汇、短语的惯常用法,让我们脱离开固化的书本知识,从理解词义、理解词源的层面上掌握一些俄语单词,极大地帮助了我俄语水平的提升。

这次的留学在我的人生中画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异国他乡的求学之路不仅让我之前学过的书本上的知识能够实际应用到生活中,更提高了我的交际水平,扩展了我的知识面。除此之外,这场异国求学之行还锻炼了我自己的意志,丰富了我的精神,大到用俄语来交流国家间的文化,小到自己独立面对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大大地提升了我个人的能力,完善了我自己。




2017级俄语班吕晓凡

去年9月底,随着飞机的平稳落地,我的莫斯科留学生活正式开始了。

刚下飞机莫斯科的气温就给我们来了个下马威,明明才9月底,室外体感温度却不到10度,我马上联想到了老师课上给我们讲的俄罗斯冬日的мороз严寒),想必等真正的冬天来了,会更冷吧!因为我特别怕冷,所以在那时对莫斯科的留学生活产生了一丝担忧。

出了机场我们坐上了普希金俄语学院学生会帮我们安排的大巴车,就着夜色一路摇摇晃晃进了市区到达了学校。因为有学长们的帮助,入住手续办理得很快,我们马上来到了新的宿舍。

(图为宿舍楼走廊)

接下来的几天就是办理入学手续和购置生活用品了,我们一起去了莫斯科的宜家和本地的日用货品连锁超市Мега我发现莫斯科的日常生活用品价格要比国内高一些,总体质量与国内相差也比较大,有不少商品是原产地为中国,这让我感到适应了不少。

正式开始上课之后,我们的课余时间也是相对充裕的,因为普院的课程安排相对集中,一周只有四课,剩下三天自由安排,这就给足了我们时间去各地参观游览。

第一次出行我就被莫斯科的地铁站设计给深深迷住了。莫斯科地铁建于1935年,许多地铁站都很精美,如地下宫殿般。而且大多地铁站都建设地极其深,通往地下几十米处但是这里的地铁竟然没有护栏而且地铁行驶声音超级大,太刺耳了!不过后来就慢慢习惯了,但是坐了几次后发现竟然没有任何一个地铁站有卫生间,这是我一直所不理解的,莫斯科地铁人流量这么大,这么重大的个人问题如果遇到了该怎么解决啊?!乘坐的时间稍长一些发现,莫斯科地铁每趟的频率实在是太高了,这一辆刚呼啸而另一辆马上就来了,最快的好像是10几秒,一般20几秒左右每每听到莫斯科地铁的俄语报站: «Осторожно, двери закрываются! Следующая станция – Беляево» (请注意,车门即将关闭!下一站:别利耶沃)我就知道,要到家了。

还有一点与国内不同的是,莫斯科汽车司机都会很礼貌地礼让行人,只要人行横道上有人,他们远远地就会踩下刹车减速慢行,即使腿脚不便的老人也根本不用担心被车撞到!所以“俄罗斯本族人的素质整体都很高”这个论断绝不是空穴来风。他们在公共场合说话,吃饭的时候聊天都不会声音很大,在任何场合都会很有秩序排队,但是这样,也会给人一种没有生气很有距离地冷漠感,但是与他们相熟之后,就会发现他们其实非常热情。当然也有特例,有些俄罗斯人就没有那么好相处,特别是一些年纪大的老人,总是会对我们外国人展示出наглый(蛮横无礼的)的一面,这个时候我们只要假装听不懂,忽视掉就可以了。

已经说了莫斯科的交通出行问题,下面说一下莫斯科的衣食住吧。

其实莫斯科的物价很高,去趟中餐馆都是奢侈的。一般一个月左右会和几个中国小伙伴们到中餐馆聚一聚。平日里自己做饭,去附近的超市购物,比较大众的平价超市是——Ашан (阿尚),其它超市有Перекресток, Виктория, Магнит, Пятерка绿色蔬菜价格还是比较高的,比如茄子20/千克,西葫芦23/千克不过,对我来说,这次的留学生活最大的收获之一应该就是——悄然地成为了一名大厨

我们偶尔也会去吃吃俄餐,比较有名的俄餐连锁店有:МумуТеремок。推荐大家有机会尝一尝俄罗斯的莎拉,带鱼子酱的馅饼儿,有名的红菜汤和煎肉排。莫斯科好吃的东西还有很多:蛋糕,甜点,冰淇淋等等(这些是我回国之后最为想念的)。

莫斯科玩的地方很多,很国际化也很漂亮。最著名的有红场,亚历山大花园,阿尔巴特大街,查理金诺庄园,ВДНХ展览中心,麻雀山,莫斯科河等等;普希金造型艺术博物馆,特列季雅科夫画廊;列宁墓,新圣女公墓......所有这些都值得留出时间来仔细参观。

莫斯科的购物中心也很多:有红场旁的ГУМ国家百货商店,地铁站Охотный рад地下商城,Киевская地铁站的欧洲商城,Курская 地铁站的大商城等等,如果要淘俄罗斯的一些特别的宝贝可以去地铁站Измайловская我们都叫它“一只蚂蚁”),有许多便宜且不错的俄罗斯商品,当然不排除是中国制造的。



留学年,个人感觉,莫斯科的留学生活,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那就是喜忧参半。

至于说不怎么好的方面,无非就是孤独感吧。毕竟在外留学,亲人朋友都在国内,出了很多事情也没人照顾,都得自己挺过去,下次视频的时候只能云淡风轻地提起一句,然而已经都过去了。人只要长大,就总要自己去面对一切的困难。但是在国外最深的感受就是,环境逼得你不得不成长,变成一个独立勇敢的人。还有,消除孤独感最好的办法其实就是融入当地学生的生活,还有参加当地的活动。这很重要,找到一两个值得信任的外国朋友,其实会让你对友谊有更深一层的认识,那就是——友谊真的不分国界。参加当地的活动一方面能丰富你的课外生活,一方面能让你更加了解当地的文化,更好地融入国外的社会。

总之,我很感谢这次留学机会,感谢它让我成长,让我学到了很多。









17俄语班 王晓娟 201711690139

 老师您好,我是北京语言大学17级俄语班的王晓娟,于2019.10-2020.6前往俄罗斯国立普希金俄语学院进行交换学习。国外的这段时光对我来说是非常珍贵的回忆,不仅让我更进一步了解了俄罗斯文化,更是大大提升了自身的专业素养。下面我将从学习生活,文化生活,综合素质三大方面展开我的学习总结。


一.学习生活

俄罗斯国立普希金俄语学院是一所从事对外俄语教学与科研的专业院校,始建于1967年,1974年转制为独立的教学与科研院校。经过30多年的建设,普院已成为俄罗斯对外俄语教学与科研的主要基地和中心。该校拥有教师150人,其中多系俄罗斯科学院院士和通讯院士,34名教授拥有科学博士学位,100多名教授具有博士学位。

该校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教师,学者进行俄语学习/研究,具有非常浓郁的学术氛围;任课教师们也都有非常丰富的教学经验,了解学生所需,尽最大努力帮助学生提升俄语水平。

学校为我们开设的课丰富多样,涵盖俄罗斯的各个方面,旨在提升我们俄语方面的综合素质,有俄罗斯文化史,俄罗斯国情,商务俄语,俄语阅读,俄语阅读,俄语听力,实践俄语,俄语媒体等等。在课上我们学到了非常丰富的俄语知识,大大提升了自身的专业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与国内学校相比,普希金学院更加注重对学生实践方面的培养,鼓励学生在实践中记忆学习。通常我们的作业是以做ppt的形式布置的,这就给了我们很多锻炼俄语口语,提升口语水平的机会。

此外,学校还会定期召开学术研讨会,交流会等活动,给予我们和俄罗斯人互相交流学习的机会,深入了解俄罗斯文化。


二.文化生活

  莫斯科作为俄罗斯的首都,有很多名胜古迹。

克里姆林宫(“克里姆林”俄语意为“内城”,蒙古语意为“堡垒”)是莫斯科市中心的一个建筑群,南临莫斯科河,西北接亚历山大花园,东南与红场相连,呈三角形。保持至今的围墙长2235米,厚6米,高14米,围墙上有塔楼18座,参差错落地分布在三角形宫墙上。克里姆林宫是历史、文化和艺术古迹的宝库,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和自然保护遗产。

圣瓦西里大教堂为俄罗斯东正教堂,显示了16世纪俄罗斯民间建筑艺术风格。整座教堂由九座塔楼巧妙地组合为一体;在高高的底座上耸立着八个色彩艳丽的塔楼,簇拥着中心塔。中心塔从地基到顶尖高47.5米,鼓形的圆顶金光灿灿;棱形柱体塔身上层刻有深龛,下层是一圈高高的长圆形的窗子;八个塔楼的正门均朝向中心教堂内的回廊,因此从任何一个门进去都可遍览教堂内全貌。教堂外面四周全部有走廊和楼梯环绕。教堂内部,几乎在所有过道和各小教堂门窗边的空墙上都绘有16I7世纪的壁画。教堂前面建有民族英雄米宁与波查尔斯基大公纪念像。

国家大剧院(又可音译为博利绍伊剧院博利绍伊在俄语里是大的意思)位于莫斯科市中心的剧院广场,是俄罗斯历史最悠久的剧院,与圣彼得堡的马林斯基剧院一直是艺术王国俄罗斯的象征。

莫斯科国家历史博物馆位于红场北侧的马涅什广场上,是莫斯科最具代表性的博物馆。1872年由亚历山大二世下令建馆,1883年在亚历山大三世加冕仪式举行的同时开馆。博物馆所在地原是莫斯科大学的一个校舍,1881年由建筑师 A.A.塞缪诺夫和 B.O.谢尔布特设计建成现在的国家历史博物馆。博物馆主体建筑

R物的两侧各有一座高耸对称的塔楼,还有装饰性的尖塔、三角檐与圆拱型窗户。博物馆紧挨着复活城门,前面建有朱可夫元帅的雕像。

学校采取每周上四天课休息三天的授课形式,给了我们充分的时间参观莫斯科的著名景点,深入了解俄罗斯文化。


三.综合素质

 留学的这段时光里,自身的自理能力有了很大提高。自己分配好时间做事,自己做中餐,也与其他国家的朋友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最重要的一点,在国外的这段时光让我意识到了团结协作的重要性,大家一起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的感觉真的很好。

 虽然疫情后所有的课程都改成了线上形式,但丝毫没有降低大家的学习热情,老师们也在尽其所能丰富学习内容,很令我们感动。

 最后,感谢北语能够给我们这次出国学习的机会。对于语言学习者来说,这真的是一次特别好的锻炼自己的机会。不仅在语言学习上,更在很多其他的方面。

 语言学习,正如我们所知,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长期积累,积极实践的结果。我将继续努力学习,夯实基础,早日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俄语人才!




 我是北语2017级俄语专业的蔡一卿,很荣幸于2019年获得国家公派留学资格,于201910月至20206月期间于国立普希金俄语学院学习进修,以下是我的留学心得。

  首先是学业方面,普院课程安排对于我个人而言非常合理,一周上四天课,周一到周四,共开设10门课程,分别是:实践俄语、媒体用语、时间语音语调学、商务俄语、现代俄语、俄罗斯文学、俄罗斯文化历史、家庭阅读、听力和俄罗斯国情。早上9点开始上课,下午410分结束,老师们尽职尽责,特别是我们的班主任Багаудин老师,他不仅在学业上帮助我们,还随时准备帮助我们解决留学生活中任何问题。疫情后普院也属于俄罗斯学校中较早开设网课的学校,老师们想尽办法克服网络等问题,把知识传授给我们。在此,我对这一年来普院老师的辛苦付出表示衷心的感谢。在普院学习期间,由于老师上课都为全俄语教学,所以这一年下来,我的听力水平和词汇量积累都有显著提高。


【我坐在第一排偷拍的我们班主任嘿嘿】

 其次是生活起居方面。在国内时我不会做饭,但是到了国外,为了生存开始自己在网上学习各种菜肴的做法,我开始学会做葱油面、可乐鸡翅、干锅虾等,自给自足,满足自己的中国胃。除此之外,我还品尝到了真正的俄餐,以俄罗斯的国汤——红菜汤举例,在国内我吃过两次俄餐,而且餐厅档次在同类餐厅中都属于很高的,尽管如此,国内的俄餐厅还是用番茄来代替红菜,而我在莫斯科的快餐连锁店木木第一次吃到了用红菜做的红菜汤,而且价格非常便宜。除此之外,我还很喜欢吃俄罗斯大街小巷都有卖的名为沙吾尔马的卷饼,它应该不是俄罗斯族的传统卷饼,但是在俄罗斯非常流行。俄罗斯的水质并不是很好,所以我开始买桶装矿泉水来满足自己的饮水需求,在众多矿泉水品牌中,我最喜欢“希什金”矿泉水。最开始是被它的品牌名字吸引,众所周知,希什金是俄罗斯风景画大师,拥有“森林歌手”的美誉。我也在特列季亚科夫画廊亲眼看到过这位大师的画作。拿画家的名字作为矿泉水的名字,让消费者很容易把他们家的矿泉水与森林、大自然联系起来,从而不自觉地对他们的产品产生很健康很干净的印象。除此之外,他们家的矿泉水甘甜可口,使我成为“希什金”矿泉水的忠实用户。

【图为木木的俄餐,左上为蔬菜沙拉,右下为红菜汤和酸奶油。】

 在课余时间,我经常和朋友们去莫斯科各种地方游玩,当然过节出行必不可少。莫斯科政府非常注重城市人文,每到过节,城市的大街小巷,公共交通都被布置得很有节日气氛。在我留学期间,有两个节日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首先是新年,我和朋友们在一起吃了顿中餐之后来到了红场,此时红场上已经汇集了很多前来过节庆祝的人们,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游行表演队,他们穿着表演服饰在街道上载歌载舞,和游客合影。等到1200古兰钟敲响的时候,大家一起唱起俄罗斯国歌,说实话,作为一个外国人,我真的被深深感动,对俄语这个语言,对俄罗斯这个国家的热爱都更深了一分。、

【图为红场的古姆商场前的装饰】

另一个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节日就是国际妇女节了,在中国这个节日只是给“妇女”过的节日,但是在俄罗斯这是献给所有女性的节日。和舍友一起出行,街上好多女生都手捧鲜花,脸上挂着笑容。我还记得在地铁站的出口遇到一个小哥哥,他把一束鲜花藏在身后,幸福得等待着自己的女孩。虽然并没有人给我和舍友送花,但是看到这一幕幕景象就足以让人感受到幸福和甜蜜。后来我们到了高尔基广场,那里正举办为爱奔跑马拉松,男孩们报名参赛,每人发一束花,拿着花跑到终点,再把花送给早在终点等待的女孩。活动过程中,我注意到一个父亲手里牵着大儿子,怀里抱着小儿子,小儿子手里拿着花,在跑道上努力地向前奔跑。这场马拉松,不分输赢,只有爱。让我和舍友惊喜的是,在我们转身离开的时候,活动主办方的小哥哥叫住我们,给我们一人一束花并祝我们节日快乐。后来坐回程的地铁,工作人员大叔和陌生的路人都给我们说了节日快乐。总之,这一天的感受就是:世界因爱而美好。

【图为陌生的工作人员小哥哥送我和舍友的花】  

除了莫斯科境内,我还去了摩尔曼斯克——北极之城。在那里,我看到了全是雪的童话般的世界,亲眼看到了北冰洋、北极光。本来还打算去索契、圣彼得堡、喀山等著名城市,但是没有料到发生了疫情,这些计划都没有实现。

【图为我和北冰洋的合影】

  出国留学还有一个至深感受:祖国真好。在疫情严重的时候,祖国两次给我们中国留学生发放健康包,这让其他国家的留学生非常羡慕。后来我回国也是祖国包机回去的,感谢祖国在莫斯科疫情严重的时候把我们接回安全的家里。说实话,在登机口我发现机上的工作人员来接我们的时候,我就已经感觉到回家的气息了。在莫斯科的一年里,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要和俄罗斯人打交道,就算不会表达也要想方设法使对方明白自己的意思,但是中国的包机来接我们了,工作人员都是中国国航的哥哥姐姐们,沟通非常顺利,而且她们给自己的防护服上都写了“欢迎回家”等字样,非常暖心,并给我们发放了很多食物。在此,感谢祖国,感谢接我们回家的国航的工作人员!

【图为国航的工作人员背影】




2019年九月下旬终于等到了出国留学交换生活的到来。在莫斯科落地的那一刻,就感受到了中俄两国的气候差异,在北京凉爽的九月,在莫斯科已经需要穿上厚厚的羽绒服了。初到莫斯科的时候适应良好,并在老师的带领下购买了生活用品,参观留影了莫斯科的著名景点-红场!看到了广场上胖嘟嘟的鸽子,也参观了莫斯科最早建立的商场—红场。


当然,作为学生最重要的就是学习,利用好当地的语言资源环境,更好地提高自己的能力水平。

在俄罗斯学习的三个月,我已经逐渐适应这里的学习模式,虽然这里的学习工作时间与国内有很大的差别,不管是学习时间,学习强度,师生关系都与国内有所差异,但是学习作为我在俄罗斯的第一要务,绝对不能松懈,而是要迎难而上,不断克服困难,提高自己的知识修养水平。在这里的课程安排得十分紧密,学习强度也非常大,还要克服自己的语言沟通障碍,这确实不轻松,但绝不能被困难吓住。在普希金俄语学院,学校为外国留学生安排了紧密的课程,力争让我们这一年的留学交换生活过得充实而丰富。在俄语实践课上,了解当代俄罗斯的热点社会问题,例如工作,家庭等,而在俄罗斯文学课上,老师又带领我们学习俄罗斯伟大的全世界闻名的文学家,例如普希金,陀思妥耶夫斯基,契诃夫等文学大师,国情课上又给我们介绍俄罗斯的基本国情,让我们大概了解了俄罗斯的地理,政治,经济,文化流派等,语音课上改正了我的发音问题,而历史课又让我认识了俄罗斯丰富多彩的文化形式。在实践课上老师一般都会推荐我们趁着莫斯科在莫斯科的这一年赶紧出去走一走,多见识见识,加深对俄罗斯民族风俗,习惯的理解,毕竟百闻不如一见,亲眼见到,近距离接触俄罗斯的文化,才能更加清楚中俄文化差异,才能为中俄文化更好地交流做准备。这让我们能够在不同的环境下近距离地感受俄语。在休息日,和朋友一起参观博物馆,景点,更近地了解了俄罗斯的建筑,历史,艺术。总之,在俄罗斯的前三个月我对俄罗斯更加了解,它不再只是书上的一幅画或者一个符号,而是生动地展现在我眼前的活的文化!


在俄罗斯学习的第六个月,我认为这一阶段最大的收获便是口语的提高。要知道,学习理论知识固然重要,这些从课本上学习的书面知识,能让我对俄罗斯有一个大体的印象,打下俄语学习的基础。但是,将理论运用于实践也很重要。我认为,在俄语学习中,实践便是将学到的俄语知识用口头的方式表达出来。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因为口语和书面语的运用有很大的差别。在我看来,口语的表达比书面表达更具有灵活性,很多时候都会省略词语,而同一个词语在日常口语表达中,可能会省略一些音,当然,还有在口语表达中,词语的运用与书面的运用也有很大不同。这些都对俄语的运用产生了阻碍,但是实践的过程就是要慢慢克服这些阻碍。当然,最快的学习口语运用的方法就是多出门与当地人交流。并且,出门能够让我近距离地观察俄罗斯。不论是去教堂和画廊感受俄罗斯的文化气息,感受中俄两国的文化差异,亦或是去俄罗斯市场,领略俄罗斯文化习俗的特征。提高口语的学习方法很多,最重要的就是近距离接触俄罗斯

在俄罗斯的学习已经将近尾声,由于疫情原因,我在俄罗斯的最后三个月的学习几乎都是通过网课的形式来进行的。在交换生活中,说没有遗憾是不可能的。在莫斯科气候逐渐温暖的时候,由于疫情不得不一直待在宿舍,很遗憾不能参加每年都会有的期末后老师组织的出游,也没有来得及看更多的莫斯科景点,参观更多的莫斯科城市。在学习上,老师们经过网课的形式来授课,虽然授课形式变了,但老师对我们学生的要求并没有变低。由于最近几个月俄罗斯疫情愈演愈烈,老师在课上的第一句话总是问我们是否健康,有无问题,并且积极帮助我们解决问题,老师对我们的关心令人动容。在学习上因祸得福,由于采用网课这一形式,通过网络我们有了更加新奇的学习体验,老师在网络上为我们制作了各种新奇的作业形式,例如:文化寻宝,名画模仿等等。学习的趣味性增加了,学习的积极性也提高了。在最后这三个月,我将学习重心放在了听力上,通过播放俄罗斯新闻联播,观看俄罗斯电影电视,使我的听力能力有所提高。

在学习之余,我还积极地走出校园,参观俄罗斯的名胜古迹,享有盛名的特列季亚科夫画廊,国家历史博物馆,各种纪念公园等,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地方感受俄罗斯文化氛围。

在俄罗斯令我最印象深刻的是在疫情加剧期间的不安,在莫斯科每天都会有近四千人感染,当时的防护物资很少,也不敢出门和人接触,现在回想,也很难相信我几乎三个月没有踏出寝室楼的门。

一年的交换生活结束,很开心近距离地了解了俄罗斯的风俗习惯,俄罗斯人的民族特性,通过课程也加深了对俄罗斯历史文化艺术的认识。百闻不如一见,这一年的交换生涯让我更加清楚地感受中俄文化的差异,中俄人民之间的友谊。




2017级俄语1班 徐浠宸

“如果你足够幸运,年轻的时候在巴黎居住过,那么此后无论你到哪里,巴黎都将一直跟着你。”

——海明威

每个城市都有着自己与身俱来的独特气质,那是无数代人的生命沉淀而成的。如果你来到一个城市旅行,你也许会惊叹它的美丽、感受它的风土人情,拍下一些照片然后离去;但如果你来到一个城市生活,在每一个日夜,它的气质都会悄无声息地浸润你、影响你、改变你。很幸运,在北语学习期间,我有机会到俄罗斯首都莫斯科进行为期10个月的交换学习,这段学习生活经历带给了我很大的感触,感谢学校给我们提供的平台与机会。


见天地

一直以来,无论是对西方世界还是东亚地区,莫斯科都是一座神秘的城市。在东方人眼里,这是一个欧洲国家的首都,远隔着巍峨的乌拉尔山和广阔的西伯利亚,纵贯了波涛汹涌的伏尔加河、鄂毕河,难以望其云霓;对西方人而言,这又是一座东欧的城市,由于民族区别和意识形态的差距,充满了未知的想象空间。

我们从中国首都北京飞行八个半小时,来到了这片神秘的土壤,开启了为期十个月的交换之旅。我们交换的大学是国立普希金俄语学院,这是一所以对外俄语见长的高等学府,一度被称为俄罗斯的“北京语言大学”。在这里我们所有的老师都是俄罗斯人,授课过程别提没有一丝一毫的中文解释,连略感亲切的英文也接触不到,这对于留学生来说是一种突破自己的挑战,逼着我们在听说读写各方面提高自己的俄语水平。这里的上课方式和国内也略有区别,每一节课程是一个半小时,不同于传闻中的松散管理,我们每周有12-13个课时,老师上课节奏十分紧凑,小班化的教学使学生的一举一动都在老师眼皮底下。虽然我的同学们全是中国学生,我们却完全没有机会说中文——这是被明令禁止的,而且周围的同学很多都是留基委选派的公费培养人才,在这样一个优秀的集体中让你无法不时刻绷紧神经努力学习。印象尤其深刻的是,给我们上俄罗斯国情的老教授,每次在教室里见到他的时候,他都是穿着平整的西服,衬衫,打着领带,一副神采奕奕的样子。这位老教授很照顾中国留学生的感受,怕我们不能融入到课程中去,总是努力搜集各种中国的风土人情给我们做对比参考,虽然经常因为各种各样的误解闹出笑话,但是这样一个老顽童的体贴的确让我们在还没有适应新环境的时候感受到了极大的善意和温暖。

庄严而古老的红场,色彩明艳的圣瓦西里大教堂,国家象征地克林姆林宫,繁复的雕塑和浮雕装饰,市中心随处可见的或大或小、或国立或私人的博物馆、画室、纪念碑让人应接不暇。曾经无数次在课本上出现的名胜古迹如今离我只有咫尺之遥,国情教授告诉我们这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机会,我们可以刚上完课学过一个地方就亲身去感受那里的文化、历史。每到休息日的时候,博物馆、音乐厅、画廊门前就会排起长长的队伍,不光是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游客,还有很多莫斯科当地的人们,用文化充实自己、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早已成为他们生活的一步。在我眼中,莫斯科就是一个展示光辉岁月和艺术魅力的博物馆。他用他的深邃与神秘吸引着人们挖掘探索。静静地徜徉和游走与文化古迹间,让我对于俄罗斯民族性格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和认识,更理解俄罗斯民族那种混合着豪放、忧郁、闲适、坚毅的复杂性格。


见众生

普院很小,整个学校都只有一栋一体式的建筑,教学楼、办公室、食堂和宿舍全在里面,虽然我们的班级同学都是中国人,但是在这里学习生活着的还有很多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我们接触到了许多不同国籍的留学生,不仅是英美法澳德意等知名大国,还有保加利亚、叙利亚等等很少接触的国家,互相用着俄语交流,纷纷抒发对于生活的感触,大家的看法拼凑成了一副完整的莫斯科图景。对于家乡的感伤,对于亲人的思念通通化为对于俄罗斯的探索,对于学习的热爱。我们一起在自习室学习到深夜,相互温习功课,也一起外出游玩,走遍莫斯科的大街小巷。莫斯科人的生活态度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仪式感,在这里每条街上都有24小时营业的鲜花店,无论是不是节日,人们都会用鲜花来点缀生活,在地铁上我总会看见受捧鲜花的人,无论是稚嫩的孩子还是白发苍苍的老人,他们甚至会取出一两支微笑着递给你,哪怕彼此互不相识。他们还很喜欢在午后闲暇之余去公园散步,几乎每个小区都有不止一处的活动区域,滑梯、秋千、沙坑,不仅是孩子们的特权,也收获了很多成年人的笑容。


见自己

在普院的学习时间说短不短,说长也不长。从怀揣着期待与热情的九月,一晃就过到了白雪皑皑的十二月,紧接着就是新冠疫情,开始了漫长的自我隔离。一个人在宿舍的日子给了我很多的思考空间,切断了几乎所有的社交后不仅没有觉得孤独反而感觉过得很充实。我们总是在奔跑着,为了和周围的人保持统一步调、也为了超越一个又一个的目标,但却并不总是明白自己为什么要奔跑、要向哪里奔跑。偶尔放慢了生活的步调,反而容易看清自己的人生到底在往哪里走。长久以来总是走一步看一步没有做过什么人生选择的我,在那间小小的宿舍里做出了自己毕业后的人生规划,没有父母的意愿左右、没有周围人的脚步驱使,只是决定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去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王家卫曾说过:“人的一生是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的过程”。成为更好的你自己,就是走在那条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的路上。





从听到学校会提供赴俄罗斯交流学习如此难得的机会的时刻开始我就每天都特别兴奋,每天渴望着体验国外的生活,尤其是想感受一下伟大的战斗民族到底是怎么样的存在,最重要的是学俄语的,所以想去这门语言的母语国家感受一下,因此每天上网搜索出国留学注意事项等一系列问题。我非常庆幸自己能有如此美妙的学习和生活经历,哪怕时间短暂,转瞬即逝。

国立普希金俄语学院位于莫斯科,西南区,是一所从事对外俄语教学与科研的专业学校,已成为俄罗斯对外俄语教学与科研的主要基地和中心,普院不是一个综合性大学,但是我觉的你得看你想学的是什么, 对于一个学俄语的而且交换一年的学生来说,普院就是最好的选择之一。它拥有悠久的历史和很高的声誉,我们系的学生每年都有去本校的留学机会,而学姐学长每次回国之后跟我们谈谈留学时光,因此我对莫斯科及国立普希金俄语学院已有了一定的了解。我因为是自费项目出国留学所以比公费生取得早一些,而且几个同学一起买票所以路上觉得一点都不孤单也不难,当抵达莫斯科的时候在普院上学习的学生会的学长在机场接我们并从到学校,等宿管人员安排宿舍,我们安顿了之后再走了。说实话这时候我一点都没有觉得一切都陌生而新奇。普院的宿舍楼和教学楼是一起的。我们住在6楼,一套间是由一个三人间和一个两人间组成,每层楼有一个厨房基本上大家自己下手,我们从学校一起去的三个同学一起住在一个房间。到学校的第二天去完成报道,交学费住宿费,看课表,分班情况等等。我们去的比较早,所以最初一个月左右跟国际班一起上课,大家都来自风水不同的各国,这是对交友,了解其他国家的文化,对我而言,这的确是很有意思的经历。学校师资力量雄厚,而很体贴,再他们的教导下我们学习有了很大的进步,对俄罗斯文化也有了更多的了解。我们开设的课程不多,实用性很强,有实践俄语,俄罗斯国情,文化史,文学等课程,其中对我们来说最难得一门课叫现代俄语,专门研究俄罗斯语言的一门课。我们一周上四天的课,周五学生自己安排学习。早上上课时间比较晚,因此午休时间一个小时,大家提前把午餐准备好,要么吃点简单的面包这类的,要么去学校食堂,但食堂一般中午人多需要排队而时间很短。晚上就是发挥你手艺的更加时刻,我和我的室友们在日常生活中,我常常所学内容应用于实践,但一旦出校门你也不得不用,充分利用这样有利的语言环境,通过与俄罗斯朋友的交流,对自己的语言能力提高的确很有帮助。

莫斯科是一座伟大的城市,这座城市的确有独特的魅力,一踏入就能感受到浓郁的文化氛围,也可以看到现代化都市风貌,也随处可见历史沧桑的痕迹,当然我们到莫斯科之后第一时间去参观的境点就是红场了,是国际版几个同学一起去的。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之前再国内上课的时候在教课本上,或者从老师口中听到莫斯科的美,当亲眼看到的时候确实比我想象中的更美,它见证了无数历史的地方,看着教堂,博物馆,充满古典主义气息的建筑,你都能感受到这座城市的魅力,而让我更加感叹的是城市的环境,不仅仅是新鲜的空气,更是他们没有拥挤的街道,不高的建筑楼,他们的文化。让我更感兴趣的是在地铁站里唱歌跳舞的那些街头流浪者。大家都知道,莫斯科的地铁站,被公认为世界上最美丽的地铁,享有《地下的艺术殿堂》之美称,而我觉得再他们的才艺使地铁站的魅力更加明显,本来他们的地铁站虽然有点陈旧,但极具特色,地铁站内装饰华丽典雅,风格独特,富丽堂皇的灯具,精美别致的壁画,都好看到如宫殿版之华丽,带着丰富的苏联和欧洲宫廷元素。从踏上红场的这一天开始我就知道了我的选择是对的,似乎这座城市的魅力成了了我不断前进的动力。当然因为我们时间多所以必须好好计划,从此我们基本上每个周末球出去看莫斯科的名胜古迹,在大街小巷随处可见诗人和文学家的纪念碑,大多数公务员都是以文化人名或英雄伟人之名命名。在此过程中我发现,他们的文化自信力很强,节日比较多,人民以为此而自豪,每次过节日大街上会看到十分热闹的场景和十分活跃的人民。

今年疫情的原因对于每个国家,每个人来说一个艰苦,难熬的一年了。寒假回国跨年之后我也无法回去学校了,当然当时心里很难受,当然安排了线上的课程,但是看到其他同学在教室上课,并且网络不稳定会造成很多问题,影响到学习质量,每天渴望着疫情的好转,但这已经成为全世界最大的困难,后来我们学校也安排所有学生都上网课。老师们依然很认真负责教学,关注教学质量,每节课都准备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大家都很积极的发言,交换意见,配合的很好。人和人之间一旦有了感情最难的就是告别,让我们感到最难堪的时刻就是结课的那一节。这时候觉得一年过的虽然很快,但是该有的过程已经有了,所以这一年的意义就看你这一年来得及去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等等。对我来说这一年就是与众不同的一年,对我的梦想建立了很好基础的一年,是体会了他国文化,使我开阔眼界的一年,使我只是丰富的一年。

普希金俄语学院

国营百货商店

特利季雅科夫画廊

恩卡尔·叶尔肯

2020.10.18





17李沛洋

经过大一、大二的努力学习,大三有幸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前往国立普希金俄语学院学习的机会。高中时在美国参加过为期两个月的夏令营,但这一次将只身前往莫斯科生活10个月。在这段时间内对这个陌生国度我从一开始的憧憬夹杂着不安变成了毫不羞涩地与当地人交流,能够在课堂上落落大方地表达观点进行论述,课后空闲时间做自由行攻略和朋友一起闯荡各个城市。现在回想那段时光,绚丽多彩。

学习

普院学习的课程安排为:实践俄语、商务俄语、俄语媒体、语音语调、文化史、国情、文学、 阅读和现代俄语。在实践俄语课堂上学到一些日常话题,涉及人物外貌性格描述、对家庭婚姻的讨论、对城市农村的讨论和成语的运用。在语音语调课上专业化地学习了音标和调型。 通过其他课的学习,深入了解了俄罗斯的历史文化文学思想,非常引人入胜。但是对于我们 许多同学来说现代俄语课程相对比较难,专业术语居多,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门科学。 但是经过每节课的认真听讲,向老师提问,并及时完成课后练习,掌握了大部分的学习目标,但仍有少许需要花时间思考记忆。

俄罗斯的疫情日渐严重,我们转为线上课程。这一措施切实保护了我们的人身安全,也让学业能持续,期末考试也转为线上。除此之外,我还参加了在线学术会议并发表了论文10个月的交换期结束后,我搭乘了第一班国家临时航班回国,入境太原。在此感谢国家、感谢大使馆工作人员和学联同学的辛勤付出。希望全球疫情尽快好转。


日常生活


   在国外的学习节奏相对于国内还是慢许多的,每天下午四点就结束了一天的学习。由于我有一个中国胃,大多数时间还是自己做饭,厨艺增进不少;逢节假日也会和三五好友一同聚会,做各自的拿手好菜,包饺子、可乐鸡翅、云南红三剁、吃火锅等,让留学生活不显孤独和单调。(图)

非节假日常常超市学校、商场学校两点一线,超市对面的小公园也能玩一会儿。(图)





在莫斯科

我很好地利用了课余时间,走进这座城市,了解这个国家。众所周知,莫斯科是古代与现代的结合体,有许多古老富有历史气息的教堂、博物馆、剧院坐落于莫斯科市。我和同学一起来到红场,去国立商场ГУМ尝了网红冰淇淋,参观了历史博物馆,看到了教材中的圣瓦西里大教堂。特列季亚科夫画廊也让我耳目一新,流连忘返。对油画Радуга感触很深,一群人在狂风巨浪中行驶着帆船,他们的命运将如何发展呢,此时天边照亮了一束彩虹。(图)

在阅读课结束对普希金作品《暴风雪》的讲解后,我们来到小剧院观看了同名话剧,虽不能完全听懂演员的独白,但也是对文化的一种身临其境的感知。



莫斯科处处都是公园,春夏适合散步观光,到了冬天就建起溜冰场,我和伙伴们当然不会放过玩耍的机会。(图)



我们还去到了颇具民族特色的一只蚂蚁集市,那里可以淘到许多纪念品,比如套娃、毛皮制品。





在冰天雪地的冬天我们来到了莫斯科附近的谢尔盖耶夫小镇,美得如童话。

篮球一直是我的爱好,时隔四个月我终于近距离接触到了它。我和朋友买到了体育场的全明星赛门票,在那里度过了激动人心的夜晚。


在路上

利用寒假和春节的时间我去了很多地方,喀山、叶卡捷琳堡、摩尔曼斯克、索契、贝加尔湖。

喀山是鞑靼共和国首府,在那里我们体会到了鞑靼民族的热情好客,为喀山博物馆解说阿姨的一句свои(自己人)而感动。参观了著名的喀山克里姆林宫,伊斯兰大教堂顶部的蓝色和天空相映成彰,美得神圣。

我们还品尝了鞑靼美食,别有一番风味。

我们来到了摩尔曼斯克,俄罗斯最北部,踏进北极圈的捷里别尔卡。原来我们也可以离北极这么近。我们坐哈士奇拉的雪橇,喂麋鹿面包,和摩尔曼斯克的长得和列宁有几分神似的司机大叔谈天说地看遍北方的童话雪景。

转眼我们来到了索契,在曾经举办过冬奥会的黑海边,享受着冬日的暖流。索契也是一座温暖的城市,街上处处可见慵懒的小动物。

疫情之前最后一起出游来到了贝加尔湖,西伯利亚的蓝眼睛。在蓝冰上喝上一口热腾腾的鱼汤。观察湖面下咕噜咕噜升起冻结的气泡冰,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奥洪岛的司机手牵手爬上风口看遍贝加尔湖冬季的蓝色浪漫。


疫情

我在3月初屯了足够的口罩和口粮日用品,不再外出,室内保持每日通风,常洗手,保障自己的生命安全。一个人长时间在封闭的宿舍还是会导致内心压抑和烦躁,但我正尽量分散注意力。虽然我对于短暂的交流学习生活有很多美好的憧憬,但面对疫情没有什么比健康生活更重要的。

本次留学交换时间虽短,但却是为我打开世界眼界的机会。除收获了宝贵的知识,还体验了不同民族文化的碰撞,更重要的是在此时期我找寻到自己的兴趣倾向,并确定了今后的发展方向,这也是留学之行带给我最宝贵的收获。




我在6.23日结束了所有科目的考试,在俄罗斯第二个学期也顺利结束了。虽然在普院的考试形式和内容都不是很严肃,难度也很低,但是我还是不让自己懈怠对待。就算现代俄语老师说不通过考试来考评,直接给每个人都打高分,我还是把重点背了下来。我想着,要是大

这次期末考结束之后,我也没有上学期结束的时候那么焦虑了。主要是因为学到的东西渐渐能被自己感觉到,不会陷入“自己浪费了时间,什么都没学到”的错觉了。这学期我的课堂参与度比上学期高了很多,第一学期几乎没有自己主动回答过老师的问题,第二学期经常和老师互动。第二学期刚开始的时候我和一户家庭固定每周交流一次,因为小男孩学汉语,家长想要锻炼的他的口语能力,但是他比较害羞,反而他的妈妈很健谈,我们经常一起去博物馆或者公园,她会介绍很多俄罗斯文化相关的知识,我都可以大致听明白,但是自己要表达的时候,词汇量就捉襟见肘,语法错误也很多。后来由于疫情影响这种交流就停止了,我觉得超级可惜。也可能由于这个原因我抓紧在课堂上与老师交流的机会,以此来锻炼自己的口语。到大二为止,我基本可以流畅地读出练习过很多遍的文本,表达自己观点的时候还是被自己语言能力和反应能力限制了。大三结束,这个困难也没有克服,但是好在现在我有意识地开始锻炼了,希望今后能取得一些进步。

由于普院安排的课时比较少,虽然我的任课老师都是非常严格认真的,都会布置相应的课后作业,但是空余时间还是比在国内学习的时候多了很多。因此我每天都自学一点大学俄语,目前已经学完第五册,第六册的学习和第五册的复习同时进行,所以进度有些慢。但是我自己觉得这样安排比较合理,因为我学了大学俄语6的第一课之后发现65简单很多,已经很多内容都是与之前课程重复的,课文难度也降低,而第五册的内容我在学完的时候就忘得差不多了。再加上要帮恩卡尔讲解大学俄语5的课文,必须自己先把课文翻译熟练,并且找出重点的结构。大学俄语5还有一个很难的部分,就是后面习题里的近义词辨析,刚开始我一点也不会,后来借助俄解释的俄语字典终于有了一点思路,但是查阅起来理解起来都非常吃力。后来班主任推荐了一册书,一共三本,里面有很详细的近义词的注释、用法、区别、举例和配套练习,如果能在这本书里找到的词,我基本都能搞明白!虽然回过头发现又忘记了,但是我把重要的意思,习惯用法和区别已经整理好抄下来了,方便复习。

另外,我在留学期间发现了电子书的方便之处。于是我读完了《战争与和平》《大师与玛格丽特》还有契诃夫的短篇中篇小说和一些剧本,还有文学课的老师提到的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剧本《大雷雨》,甚至还读了一些上面这些著作的部分俄语原文,契诃夫的短篇我还能耐下心来一个一个查字典去读,篇幅长一点的文章我连尝试都没尝试读。不过不管是俄语的阅读还是中文的阅读,我感觉都是有益的。

关于大四的计划,我也找学姐了解了情况,现在也是有比较明确的目标和计划:在回国前计划学完大学俄语6,回国隔离期间可以把5再复习巩固一下,这样新学期开始的时候可以直接对接大学俄语7,开始准备俄语专八,大四第二个学期就主要是巩固专八和论文。现在关于论文我已经有了一些想法,在之后的学习中应该会注意收集相关的资料。最理想的状态就是还能有多余的时间能准备英语专八,能考过就最好,不过这是次要的。另外次要的就是我的双学位,如果大四俄语和考研实在需要大量精力,就必须把我学了一半的汉语国际教育抛弃了。但是大一大二的学习也不会白费,我还是很享受这个专业的学习过程的,并且一些语言学相关的课程对我俄语的学习也是有帮助的。

我的留学生活总结起来大概是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普希金学院的日常课业完成情况。

在此次留学期间,我积极抓住机会学习,从未缺席课堂。在所有课程中最主要的课程是实践俄语,在课堂中我时刻打起精神,留心各种知识,积极参与课堂,与老师互动。课后也认真完成作业,复习巩固。平时老师的定期测验也都一次通过,考期来临时认真备考,每一门考试都取得优秀的成绩。

二、课堂以外的俄语学习。

在课堂以外的日常生活中,我多方面体验俄罗斯人的生活方式,在俄罗斯尝试了旅游,网购办理银行信用卡业务等活动,在旅行途中和司机进行一些友好的交流,既进行了口语的锻炼,有能对俄罗斯的风土人情有所了解,而且还传达出中国人民友好善良的信息。在日常生活中我常常留意俄语在生活中的使用,比如广告,超市中的产品名称,也在俄罗斯网络搜索,阅读俄语原文的材料,对语言素材有了一定的累积。

三、文学的涉猎。

在老师的建议下,我在留学期间(目前为止)读完了《战争与和平》、《大师与玛格丽特》,并与老师进行了分享与讨论。此外我也阅读了《蒙古秘史》,对元朝和鞑靼人的历史有了初步的认识。

四、其他

我在俄罗斯兼职汉语教师,曾给一个俄罗斯孩子补习汉语,这也有助于提高我的语言表达能力。后来我结识了一户俄罗斯家庭,在周末的时候和他们一起参观莫斯科的博物馆和教堂,女主人卡佳非常热情并且有学识,为我讲解了很多知识,我也在沟通和聆听的过程中收获新知识并且表达自己的意见。可惜由于新冠病毒疫情我们停止了见面,只是通过网络进行简单的交流。

五、自主学习。

我在课余时间自主进行《大学俄语》教材的学习,为了能够回国后更好地准备专业考试和增强自己的能力。同时我有意识地在网络上选择感兴趣的课程学习,比如北京大学阎步克老师的中国古代史,复旦大学张维为老师的这就是中国,都帮助我形成了更加完整健全的世界观,树立了文化自信。

六、俄罗斯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给我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17俄语杨金





我是2017级西方语言文化学院俄语语言文学系雷羽添,于2019-2020学年得到CSC中俄政府奖学金资助前往俄罗斯国立普希金俄语学院(下称“普院”)交换学习一年。在这一年的学习过程中,有收获也有经验教训,在这里简单罗列,希望为自己过去的一年留下一点回忆,也透过在海外的这一年展望未来,期待更大的成长。

初到莫斯科是在2019年9月24日。虽然当时自己多少通晓当地语言,但初来乍到,对于未知和陌生的生活还是有些紧张和局促感。还好落地后普院中国学生会的学长热情组织了大巴来机场接机。在最初的几天,这些学长们带领我们办理好了各种在俄罗斯所需的各类证件证明,以及各种校园注册手续和手机卡、银行卡注册,并向我们分享了很多在俄罗斯的生活经验与技巧,普院中国学生会热心相助让我的留学生活更省心。

初到俄罗斯,周围都是中国同学,急于融入本地环境的我联系上了曾经在北语交换过的俄罗斯同学,还通过社交软件认识了俄罗斯朋友。我们一起漫步在金秋俄罗斯的街头,合作拍摄关于俄罗斯文化的视频,一起讨论中俄两国的文化和生活体验。通过这样的面对面交流,我们收获了很多通过其他媒介难以获取的信息,同时在与当地人的交往中,初到一个陌生国家的疏离感也逐渐消失,虽然我们讲着不同的语言,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但我们却有着比想象中更多的相同点;在这样的交往中,我们在异文化环境中的不安和紧张逐渐消散,收获新的朋友更是让我们感到非同寻常的温暖和快乐。

(和俄罗斯朋友们的照片)

到达莫斯科后很快新学期就开始了。我们每个学期需要完成实践俄语、家庭阅读、商务俄语、媒体俄语、俄罗斯文学、俄罗斯文化、俄语听力等课程。学制为每周四天上课,一天可自行安排。每周大约十个小时的课程听起来不算非常繁重的学习任务,但如果考虑到课下需要完成的资料收集与整理、课上发表的准备、报告和作文的写作等任务,每周需要在课业上花费的时间远远不止十个小时。但是相对于在国内大一大二高强度的学习来说,在俄罗斯相对来说还是比较轻松的。在俄罗斯的课堂上,老师比较注重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所以我的口语在这一年内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也越来越勇于表达。而且在课堂上老师一直引导我们思考一些哲学性的问题,让我感觉我能够在重复机械性学习单词和语法之外对思维也有一定的开拓。我们的班主任Дарья Сергеевна(达莉亚 谢尔盖耶乌夫娜)人称“达姐”,虽然和年轻,但对外俄语教学经验丰富,在课堂上对于我们有高标准严要求,在生活中扮演了大姐姐的角色。她组织全班去小剧院观看了普希金《暴风雪》话剧,还组织了带我们在莫斯科街头游览并一一介绍各式建筑。她把教学融入生活,包下宿舍厨房来教我们关于食物和烹饪的俄语表达,还鼓励我们参加各种文化活动。在她的指导下,我参加了俄罗斯卫国战争胜利75周年诗歌朗诵比赛,还和班上的同学合作导演、出演微电影《与普希金的奇遇》参加了第10届普希金大赛,均获得了不错的成绩。能遇到这位老师是我在普院留学的一大幸事。

(班级合照)

我在俄罗斯的一年间,尽可能多的参加各类活动,这也是接触当地社会的绝佳机会。例如跨年庆典、谢肉节庆典、列宁图书馆举办的“图书馆奇妙夜”等,这些节日活动是体验当地文化与风土民情的重要渠道,通过这些活动,我们可以与俄罗斯普通民众搭建起沟通的桥梁,这是作为一般的短期观光客所无法获得的深度体验。

(谢肉节庆典)

在学习生活之余,我也认真考虑了我的未来发展规划。综合各方面考虑,我认为本科毕业后直接就业对于我来说是最佳选择,于是我开始打磨简历、上求职课、积极寻找各种实习机会。在机缘巧合之下,我来到莫斯科一家微型初创公司,为他们面向在俄华人提供生活资讯的微信公众号供稿,成为了一名内容运营实习生。在产出了近万字文章、涨粉近千名之后,我遇到了更好的机会,以我的留俄背景作为优势转到一家国内知名互联网大厂做国际化公关实习生,帮助其开拓海外市场。

在俄罗斯生活期间,我的生活技能也得到了提高。在国外,家人远在万里之外,所以必须自己照顾自己。无论是从做饭、购物这种日常小事还是出游等大事,我都渐渐能够独立完成。包括疫情期间,在巨大的精神压力和对疫情的担忧中,我不断尝试用各种方法调节情绪,养成了强大的心脏,增强了自己的抗压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而这在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是必不可少的能力,使我一生受益。

DIY肉夹馍)

一年的交换之旅很快也画上了尾声。总的来说我觉得,俄罗斯是一个冰与火交融的国家,外表的冰冷无法包裹住心中的火焰,经济上的衰落无法牵绊人民和民族高度发达的精神世界。一年时间说短不短,说长也不长,虽然离境时向海关人员交回了自己的俄罗斯居留卡,但因为疫情原因留下了很多遗憾,我心想这一定不是自己最后一趟俄罗斯旅程。感谢CSC和学校给了自己这样一个机会,用一年时间在异国的土地学习交流;也感谢身边的同胞和外国友人,在自己需要帮助时总能够施以援手,帮助我解决问题。无论自己未来在国内还是在海外,我一定会怀着一份感恩的心,将我在这片土地上感受到的温暖传递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