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16新闻
姓名:陈佳琳
交换学校:英国诺丁汉特伦特大学
一、关于选课
在当时所有的交流学习项目中,供新闻专业选择的学校十分有限,除了英国诺丁汉特伦特大学明确标注面向传媒专业的学生,其它学校都没有此类注明(也就是说,只有选择诺丁汉特伦特大学才能换更多学分,因为其它学校的专业很有可能对不上)。比如伯明翰大学的课程就非常偏文化研究,如果新闻专业的学生选择伯明翰大学交流学习,一定要做好十足的心理准备。因此,在选择学校时一定要在官网仔细浏览,要注意看的是“international study”板块下的课程,不是看undergraduate的课程,课程吻合才能有效兑换学分。
二、关于课程
英国大多数课程一周都是3个学时,其中2小时是授课,1小时是讨论。我选了一门Practical Journalism,这门课比较特殊,一周的学时4-6小时不等,上课地点几乎每周不重样,除了newsroom是固定不变的做作业专用机房。但这门课我个人强烈推荐,原因如下:
1)实践性强
原本我以为英美学校的大学课程应该是普遍实践性很强的,后来我发现这可能只对大一新生适用。大二大三的课程理论性之复杂难懂丝毫不亚于国内高校。Journalism这门课就是大一新生的课,所以选这门课需要做好心理准备跟刚进大学的学弟学妹们一起共进退(因为他们中有很多人可能什么也不懂,只知道玩)。因此这门课课如其名,实践性很强,四位讲师和两位技术老师手把手教你如何拍摄、如何采访、如何录音、如何剪视频音频、如何写网页新闻等等。老师领进门,修行靠个人,接下来最重要的还是实战演练。
在第一个学期,这门课每周的流程大概是:2小时大课讲要点和技巧—1小时街采—1小时编辑作业—1小时讨论课评讲作业。刚开始一两个月的街采对我们外国学生(整个班一百多人只有我跟我朋友俩亚洲人)来说,进行得异常困难。先不说不好意思跟路人开口问问题,我甚至跟同一小组的搭档交流都有很大的障碍,因为英音真的需要适应。我至今仍记得刚开始上街采访,夸张的时候甚至需要十几分钟的犹豫不决才敢有勇气走上前去问一个路人。不得不说,耳机+话筒+ipod这一套学校分配的装备也给了我很大心理压力,有的人甚至看到我们的这些装备都绕道而行。俗话说越是怕什么越是来什么,我人生中第一次异国他乡的街采就受到了拒绝三连的心灵重创,但脸皮都是越磨越厚的,到最后一次街采作业的时候,我已经可以想好问题之后上街逮着个路人就问,被拒绝了就迅速换下一个。口语其实反而没那么重要,更重要的是作为采访者应该有的心态和自信。
2)干货满满
上述的街采技能其实也算作是干货之一,但这里我更想说的是电脑软件方面的干活。在此之前,我一个大三学传媒的学生,一不会电脑修图二不会剪视频,确实羞愧但又苦于无从下手去学习。万没想到,Journalism这门课居然会把Adobe Pr、Au拿到课上来讲,由专门的技术老师授课,一步一步在大屏幕上操作,同学们则在电脑上一步一步跟着做,包学包会,简单易上手。说到这里顺便也提一下另一门课,叫做client-led media,这门课说得通俗易懂一些就是让学生自导自演自己拍摄自己剪辑一个短视频,还是比较潮流的,因为你可以把很多个人想法加进去,如果技点值足够还可以在剪辑和后期制作上炫技。Media这门课强调剧本、拍摄和剪辑,并且也专门配有机房和一名技术老师,学生可以通过邮件跟技术老师预约一个时间,告诉老师你想学习哪方面的内容,比如某种后期特效之类的,就可以获得一对一专属辅导。
三、关于学校
正如开头所说,我起初选择这个学校只是因为它是唯一符合新闻专业的学校,但我在网上冲浪之后发现这个学校似乎很一般,也就没抱太大期望。后来的事实证明,网上冲浪仅供娱乐,切不可全信。
1)配套设施
首先,学校的硬件设施虽然不是苹果三件套这样的豪华套餐(media那门课的机房还真全是苹果台式电脑),但根本挑不出来毛病。除了有些课程自己独有的机房以外,教学楼和图书馆都遍布着公用电脑,最厉害的是,这些电脑全部带有Adobe的全套系列,运行起来也丝毫不卡顿,网速十二分流畅,这对于剪视频的同学来说是百分百的福音。说到电脑就顺便提一嘴校园网,宿舍楼有专用网络,学校其余地方都是校园网范围,但这两者均不收费,并且自动切换,无需人工重复登陆,即便是从一个校区到另一个校区,也是自动连接,非常便利。
2)Clifton校区
其次,特伦特大学有3个校区,有1个校区过于偏远此处就直接忽略。校区之间有校车互通,工作日7分钟一趟,寒暑假停开,但在Clifton校区还可以在另一个校门口坐1路公交到达市中心。
由于我所选课程大多数集中在Clifton校区(可供选择的课程绝大多数都是Clifton校区的),我也就自然而然住在clifton这个很郊区的校区了。虽然地处郊区,但也五脏俱全,学校超市、食堂、校园酒吧(新生报道那天晚上和每周四晚上就是大型不隔音蹦迪现场)、健身房、图书馆、校医院、咖啡厅等等。酒吧就在我房间楼下,虽然我从未去过,但住在二楼的我感觉每周四仿佛都跟他们在同一个迪厅,隔音效果差也不能太怪学校,英国普遍隔音都很差。着重说一下健身房,每个月13.99磅,折合人民币一百出头,就能在健身房营业时间内享用所有器械,还可以跨校区预约各种健身课,虽然价格低,但是跟我之前在国内办的一个月三百多的没有任何区别。
但是住在郊区就必须面对一个残酷的事实:方圆百米什么都没有。最近的有人气儿的地方是麦当劳和肯德基,步行约15分钟。还有3个挨着一起的大型超市,步行30分钟。至少第一个学期,我跟我朋友就是这么隔三岔五地在黑夜中在没有一个人的路上来回奔波于往返超市的路上,毕竟留学生都得自己做饭。第二学期我们的脑子终于开了光,猛地发现我们可以坐公交去市中心的超市买菜,同样是单程30分钟,但至少不用抱着一堆东西沉甸甸地走路回来了。Clifton校区交通便利,可以放心。多数学生都是住在市中心,满满当当坐满一整个校车来clifton校区上课,所以住在Clifton有个好处就是上公交随便坐,多的是空座。
3)市中心校区
其实新闻专业的本科学生大多住在市中心的校区,因为新闻、广电、播音类的课程和它们的专属教学楼Centre for Broadcasting and Journalism(可见学校还是很重视传媒这一块的)都在那里。如果真的喜欢热闹的氛围,即便交换生的课绝大多数在Clifton校区,住在市中心也是不错的选择(市中心学校宿舍的条件不如Clifton校区,也因此便宜一点),只需每天早起半小时。
特伦特大学的图书馆我个人是相当喜欢的。图书馆24小时开门,24小时有人值守,所以你要是扛得住可以真正在图书馆通宵学习。并且图书馆也提供外接笔记本电脑,但这个电脑就不比那些公用的台式电脑,没有Adobe全家福,拿来上网查资料或者写文档还是没有问题。其实Clifton校区的图书馆已经完全能满足我这个不怎么爱读书的人的需求了,我主要是在临近期末时去图书馆写论文,不知怎么就觉得公用电脑比自己的电脑更好用。但市中心校区的图书馆值得夸一夸。虽然不是富丽堂皇也没有扑面而来的英伦复古气息,但整体结构简易明朗、藏书量大、找书方便、学习氛围浓厚,这些足以让它成为一个挺不错的图书馆了。
虽然诺丁汉最出名的大学是诺丁汉大学,但地理位置最好的绝对是特伦特大学市中心校区,百米之内什么都有:购物中心、亚洲超市、奶茶店、中餐厅、披萨店、酒吧、广场、购物一条街等等。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意味着你卡里的钱会噌噌噌地消失,中餐厅随便点俩家常菜就不止30磅了。
四、结语
入门介绍就是这么多。每个人的交流学习都会有不同的体验,对我而言,这是不可多得的宝贵经历。去之前本抱着休闲娱乐的心理,结果在这大半年的时间中没少经历小挫折,比如网上买东西没有写真名,倒腾了一个月才把东西寄过来;信用卡半夜被盗刷,凌晨五点起床去警局报案;还有在火车站莫名其妙错过火车……有一回跟爸妈电话的时候我说着说着就哭了,边哭边说为什么每次倒霉的都是我。后来想想也挺好,如果当时没有去到异国他乡一个人经历这些,我可能会在二十好几的时候因为这些事情被气哭,那就更不像样了。
1. 关于选课
首先提醒学弟学妹们,在选课时一定要尽量选与专业相关度比较高的课程,这样返校后才能更方便兑学分,以免大四的时候还要上太多的课。在交换时诺丁汉特伦特大学(以下简称NTU)会允许学生选择共140学分的课程(一般每门课是20学分,如果是full-year的课程就是40学分,所以最后大概会选6-7门课),因为我是新闻专业,所以在这里只说一下新闻传播相关的课程。
NTU在英国虽然综合排名不是很高,但是艺术类和传媒类专业水平还是很高的,我在上课的时候也感受到了学校传媒专业强大的设施支持和课程设计。因为我自己也并没有上过全部的课程,所以只根据我上过的其中几门来谈一谈。
- Practical Journalism(40学分)
Practical Journalism是full-year的课程,也就是说交换的整个学年都会在上这门课,而不是像20学分的课程一样只上一个学期。这门课对我和一起交换的同学来说都是一门最痛苦又收获最多的课程。痛苦的第一个原因就是课程时间太长,与其他只有2个小时lecture和1个小时seminar的课相比,这一门课要占掉周一一整天的时间。同时Practical Journalism这门课的课程设计也非常复杂,不只是简单的lecture和seminar,而是lecture,feedback,seminar还有外出实践种种不同的类型混杂在同一天,并且每一周每一节课的地点和类型都不定,加上一共有4位老师不定期交换授课,我们每周一的早上都经常在早起和找教室的紧张中度过。其次,因为本身Journalism就是以实操为主,所以老师也非常注重动手和实践。
因此我们要频繁地和小组外出采访实践和拍照,在寒冷的腐国,这样的任务对于我们母语非英语的内向人士真的非常不友好......不仅如此,每学期的作业设计也都很复杂,包括专访,制作视频,拍照,各种类型的新闻写作等等。虽然吐起槽来有说不完的理由,但是回过头来,Journalism这门课的确是让我收获最多,学到最多也最快乐,记忆最深刻的一门课。从去法庭旁听各种神奇的case,在圣诞集市和各种活动诺丁汉各个角落寻找拍照采访的对象,到厚着脸皮在vintage店找店主采访,丢的人很多,也成长了很多。Journalism也是我遇见最多有趣小伙伴的一门课,课上的老师也都非常亲切负责。所以新闻专业的学弟学妹如果来NTU交换,强烈推荐Practical Journalism!
- Client-Led Media Practice(20学分)
这门课也是实践课,因为属于level-2,所以整门课几乎不教理论和操作,只是让学生用一学期的时间小组合作完成一个小短片。每星期会有一个小时的Scale-up和两个小时的workshop,也就是用来小组讨论和工作的时间。Workshop会在专门的media lab里面,每个人都有一台iMac,并且和Journalism一样,摄影等专业器材都可以随时借。类似的实践课应该还有creative toolkit,但是我因为时间冲突没有选。这门课的讲解比较少,主要是小组间的合作。但是也正因为老师的参与度比较低,才会push自己更多的去和大家交流实践~
- British Cinema & Analyzing British TV(两门都是20学分)
这两门课一门讲英国电视,一门讲英国电影,比较相似,所以放在一起说。一开始选这两门课是单纯想通过上课更了解英国的电视电影,不过现在看来,尤其是英国电影这门课,如果不是对于电影(尤其是上世纪的深刻英国老电影)特别感兴趣的同学,还是三思吧...在学英国电影的时候,老师的语速比较快,加上本身对英国的历史和以前的电影不是很了解,两个小时的lecture真的比较吃力。不幸的是,我在seminar时也和身旁同是独自一人的德国女生有过非常尴尬的讨论经历,加上写期末论文时也正值欢乐的圣诞假期,这门课在我弱小的心里留下了一丝阴影.....
不过,英国电视这门课还是很不错的。整个课程由两位英国大叔轮流上课,老师人都非常nice,并且本身电视研究的课程也相对简单,如果对英国的电视节目感兴趣的话,可以选来听一听。
- Media, Communication and Culture in Asia
单纯从内容来讲,我觉得这门课是最特别的。课程的主教授是一名华裔女老师,曾经在国内当过很久的记者,除此之外还有一名韩裔老师和一名白人老师(具体国籍不知)。虽然这门课比较偏理论和学术,课程设计上不如其他的课程丰富有趣,但是能在国外以一个不同的视角审视亚洲,尤其是中国的媒体环境,并且了解其他欧洲同学对此的看法,我认为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学期末老师还会邀请全班去中餐馆或者韩餐馆聚餐哦~
- The City and Popular Culture
这门课主要讲流行文化,一定要说这节课的原因就是老师Steve实在太善良了!!是我最喜欢的老师,性格非常可爱,对待学生很宽容,讲课也非常有趣,会和学生积极地讨论,非常喜欢Steve!!
以上是我在NTU一年的课程概述,只是希望能在学弟学妹选课时给一些大概的参考,不至于太两眼一摸黑,但是不希望大家害怕踩雷,完全照搬课表来选课。其实NTU的老师都非常优秀非常可爱,课程也都很有意思,与国内的教学方式有很大的不同,只要是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相信都会得到很大的收获!
2. 关于住宿
NTU的传媒相关课程很多都在Clifton校区。Clifton在诺丁汉的西南角,属于郊外,比较偏僻荒芜。当时因为不想在市中心和校园来回跑,我们选择了Clifton的宿舍。虽然New Hall的设施非常新非常完善,但是一方面英国大学的宿舍实在太吵(公寓的flatmate几乎每天都在厨房喝酒开趴,我们公寓被举报四次了哈哈),另一方面校区太偏远,生活非常不方便(最近的大型超市都要走15分钟,还要抱着一大袋东西途经漆黑的小道,以至于后来我们不惜坐公交车到市区买菜)是其一,加上英国冬天三点半的天黑,一个人在房间里真的很容易寂寞哈哈哈。因此如果介意的同学,可以了解一下市中心的租房情况或者住在City校区的宿舍,乘公交往返其实也很快很方便,公交有专门的NTU校车。
周晨茜